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还有一些人在牙齿掉落后放任不管,认为没有必要修补缺损,其实这都是错误的认识。
合肥市口腔医院长江路院区种植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唐庭表示,牙齿缺失后长期不进行修复,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口腔乃至全身健康。“维护好每一颗牙齿,就是为全身健康添砖加瓦。”
掉牙不处理危害大
俗话说“老掉牙”,很多人认为随着年纪的增长,牙齿会逐渐松动掉落,其实,年龄并不是导致牙齿脱落的直接原因。唐庭指出,患上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后没有及时治疗,才是导致掉牙的原因所在。
掉牙后不加以重视,不仅会导致咀嚼功能减退,增加胃肠道负担,影响营养吸收,牙齿倾斜后产生的缝隙还容易导致食物嵌塞,造成邻牙龋坏和牙周炎症,引发口腔问题。“当缺牙间隙旁的牙齿向空隙倾斜、松动后,对面的牙齿会过度长出,还会导致咬合关系紊乱。”
此外,缺牙区牙槽骨缺乏生理性刺激,会逐渐萎缩吸收,为日后修复增加困难。长期的偏侧咀嚼或咬合紊乱还可能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造成弹响、疼痛等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牙齿的缺失还可能影响面容。唐庭介绍,尖牙(虎牙)缺失,会明显破坏面部的对称性与协调性,使面容显得苍老。而全口缺牙时因失去咬合支撑,面下1/3高度缩短,会出现“瘪嘴”现象,整个人看起来会比实际年龄老很多。
这些人群需谨慎种植
种植牙是牙齿缺失后的一种修复方式,被誉为继乳牙、恒牙之后的“人类的第三副牙齿”。唐庭介绍,种植牙是通过手术方式在缺牙区的牙槽骨内植入人工牙根,等人工牙根与骨结合后,在上面连接基台,安装牙冠,从而恢复缺牙的形态和功能。
“全身健康状况良好,无重大系统性疾病的成年人都可以通过种植牙改善牙齿缺失的问题。”但同时,唐庭也指出,部分人群需要谨慎评估或暂缓种植,其中包括未得到有效控制的严重糖尿病患者,其高血糖状态会严重影响组织愈合能力和抗感染能力。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需谨慎评估,手术中的紧张和创伤可能诱发心血管意外。
此外,口腔内有急慢性炎症,如严重的牙周病未有效控制的人群也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和预处理才能进行种植。“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口腔局部的血液供应,影响伤口愈合和种植体与牙槽骨的骨结合。”因此,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植牙前后最好能够戒除抽烟习惯。
种植牙也会“发炎”
有人认为,完成种植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种植牙同样需要精心维护。“种植后不注重口腔健康,仍会像真牙一样出现‘牙周疾病’,即种植体周围炎,影响种植体的寿命。”
唐庭介绍,这是一种发生在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病理性状况,其核心病因与天然牙牙周病类似,主要是菌斑堆积和口腔卫生不良。“当发现种植牙周围出现松动或者牙龈肿胀、容易出血等现象,都提示我们种植体周围可能有炎症的存在。”
术后维护是保障种植牙长久使用的关键,除了日常的清洁与定期的专业复查外,还要避免用种植牙啃咬骨头、坚果壳等过硬食物,防止上部结构损坏或机械性并发症。唐庭指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操作规范且患者维护得当的前提下,现代种植牙的5年存留率(成功率)可达95%至98%,10年存留率可保持在90%以上。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旭凡
编辑 王翠
嘉正网配资-正规配资论坛-股票做杠杆-靠谱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